1. 音樂對德性有所裨益,依據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們的心靈,并使我們習慣于真正的愉快,正如我們的身體靠體操而形成某種性格一樣。
2. 鐘鼓之聲,怒而擊之則武;憂而擊之則悲,喜而擊之則樂,其意變,其聲亦變。
3. 和諧的樂調不僅對于人是一種很自然的工具,能說服人,使人愉快,而且還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
4. 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
5.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6. 音樂應該學習,并不只是為了某個目的,而是同時為著幾個目的,那就是:(一)教育,(二)凈化,(三)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
7. 音樂歌頌人們的生活,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8. 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振撥的苦難。
9. 用音樂,用某些旋律和節奏可以教育人,治療人的脾氣和情欲,并恢復內心能力的和諧。
10. 音樂是空氣的詩歌。
11. 音樂如同詩篇,各有其不可名狀的優雅之處,沒有方法可以模擬,只有大師之手才能達到個中情趣。
12. 樂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應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聽之善,亦必得于心而會于意,不可得而言之。
13. 音樂喚起了我們不曾想過它的存在和不曾明白過它的意義的那些潛伏著的情緒。
14. 通過音樂來打動的就是最深刻的主體生活。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
15. 音樂的魔力能使猛獸溫順,巖石軟化,硬木彎曲。
16.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17.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18. 假如我的音樂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遺憾,我的目的是使人們高尚起來。
19. 對節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樂能力一樣,是人類的心理和重量本性的基本特質之一。
20. 音樂中的藝術形象是以特殊的方式組織起來的聲音總和。這些聲音表現和反映出人們的感情以及人們對周圍世界的主觀態度。
21. 音樂使一個民族的氣質更高貴。
22. 哪里有音樂,哪里就樂融融。
23. 最好的音樂是這種音樂,它能夠使最優秀、最有教養的人快樂,特別是使那個在品德和修養最為卓越的一個人快樂。
24. 音樂不只是表達的藝術,它還是能引起激動的藝術。
25. 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
26. 音樂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27. 音樂是萬德胚胎的源泉。不為音樂所動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師而不會唱歌,那簡直沒有為人師的資格。
28. 對音樂沒有適當才能的人要搞音樂,固然不會成為音樂大師,但是他由此學會識別和珍視音樂大師所作的樂調。
29. 對于一顆苦難的心,一曲悲歌是最美的音樂。
30. 當我坐在那架破舊古鋼琴旁邊的時候,我對最幸福的國王也不羨慕。
31. 體育是為了鍛煉身體,音樂是為了陶冶心靈。
32. 許多年輕人在學習音樂時學會了愛。
33. 一個國家的音樂特色和娛樂場面,是在所有的記憶中最具感染力和最令人陶醉的部分。
34. 音樂只對安寧的心境具有魅力。
35. 音樂中蘊藏著如此悅耳的催人奮進的力量。
36. 詩是寄寓于文字中的音樂,而音樂則是聲韻中的詩。
37. 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音樂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
38. 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39.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40. 民間音樂是受城市文化影響最少的那一階層人民的音樂,是或多或少有著時間和空間限度的音樂,這種音樂是受到音樂的沖動而即興創作的。
41. 音樂,有人將它比作花朵,因為它鋪滿在人生的道路上,散發出不絕的芬芳,把生活裝飾得更美。
42. 音樂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語言。
43.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
44. 我以為大宇宙的生命就是音樂。它是無差別的,無形象的,無內外的,一片生動的流,然而又是極度有條理,極有秩序、極有抑揚頓挫的、和諧的旋律。
45. 幾根羊腸繃起來的弦線,會把人的靈魂從軀體里抽拉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46. 音樂的精華主要是由愛構成的,所以一定要在別人的心中才能體驗得完滿;惟其如此,音樂會中常常有人不知不覺地四處窺探,希望能在人堆里找到一個朋友,來分享他自個兒擔受不了的喜悅。
47. 語言不是欣賞音樂的障礙。愛好音樂的人不熟悉樂曲的歌詞也能對音樂作出反應。
48. 歌哭,眾人之所能為也。一發聲,入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
49. 音樂修養是道德修養的一個極重要的條件。音樂形象能觸動人的心靈,陶冶人們高尚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進行音樂教育,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和諧的人。
50. 千人唱,萬人和。山林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51.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2. 音樂家必須不斷地反身自省,培養自己最內在的東西,以便使它轉向外界。
53. 音樂用理想的紐帶把人類結合在一起。
54. 音樂,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理解的真正的普遍性語言。
55. 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
56.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